找到相关内容209篇,用时3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唐五代小说中的释道关系

    光庭《墉城集仙录》有《缑仙姑》与《徐仙姑》两篇作品,都是写一些色胆包天的僧人竟对女仙道想入非非,欲行非礼,结果均受到惩罚,或被虎食,或被禁“僵立尸坐”(《全唐五代小说外编》一九卷))。  不仅和尚无行...唐五代的影响都很大,都有大量的信奉者,虽然这些信徒多抱有功利的目的,并不十分的认真,但也有一些虔诚的卫教者,常以过激的行为来维护自己的信仰。如《宣室志》中的尹君,是一长寿的仙道,隐居于晋山,不食粟,常...

    凤录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4540771.html
  • 泰山宗教文化

    东海中有蓬莱、方丈等神山,并由此出现了许多以追求不死成仙为业的方士,被称作”方仙道”。“方仙道”在秦汉时期曾活跃一时,系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。  泰山是神仙方士的发源地,  “方仙道”的活动,多属具体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03558530.html
  • 圣像灵异篇(上)

    建寺之始。 当时五王又请示佛陀,如何造立佛寺。世尊伸手从地中出迦业佛寺,五王看了,就以之为法,建大佛寺,安置佛像毕,礼拜而甚,是为立像建寺之始。 佛像化度胜音城 胜音城的仙道大王是一个强国。一天,他问群臣:“世界上还有与我们同样丰富的国家否?” 当时有一个曾在摩竭陀国住过的人说:“东方有王舍城,其国富与我们国家相等。” 仙道大王闻听,想与王舍城建立外交,查询王舍城所没有的东西,出以...

    煮云 撰 之斋 校

    |圣像灵异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7/232250134.html
  • 佛说不清净布施有三十三种

    毗耶娑,这些不净布施,不会得到真正佛道的果报,最多也就是修到仙道的果报而已。佛用种子作比喻,布施作为一种业力行为,等于播种,挟带不纯动机的“垢染布施”,就像种子下到盐碱地里,不会有好的收成。而且,这种子...

    南怀瑾

    |布施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5/2309311620.html
  • 佛教音乐的发展

    ,《隋书·音乐志》云:帝既笃敬佛法,“制《善哉》、《大乐》、《大欢》、《天道》、《仙道》、《神王》、《龙王》、《灭过恶》、《除爱水》、《断苦轮》等十篇,名为正乐”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62239749.html
  • 莲池大师《普劝念佛文》释义

    为号召的中国仙道,赢得无数人的向往追求,至今不衰。奈何有生必有死,古代的彭祖,寿至八百岁,是历史上传说最长寿的人,仍不免一死,可见在这娑婆世界,要求长生不死,绝不可能。惟有持念南无阿弥陀佛,求生西方净土,才能达到无量寿命,永远没有死亡之苦,得享无生而长生之乐。因此古今追求仙道长生术的人们,到后来进而修持佛教净土法门者,颇不乏人。例如曾著《往生论注》的昙鸾大师,青年时代曾醉心于长生不老的仙道,经仙家...

    唐湘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3342506.html
  • 佛道生命观比较

    阐发的四法谛、十二因缘以及唯识学,更具体地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历程。 `道学的产生同样如此。道学的产生与佛学几乎同时,早在先秦以前道家就形成以老庄为代表的学术。道家的修持方式在先秦以前的仙道和东汉时产生...

    余志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62257660.html
  • 从事功的角度谈谈儒、释、道问题

    遵循人伦吧?  至于道家从来就不劝人学仙修道,因为知道此事很难,道家渡人一般两种形式:一,师寻徒,这类属于生具仙骨,或是被谪凡间,是一定要被选渡的。二,徒寻师, 如你所说,但也是因为此人有学仙道的志向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3859621.html
  • 昙鸾净土思想研究

    51-53 三、仙道勃兴 53-55 四、佛教倡盛 55-61 第二节 昙莺净土思想形成 61-65 第三章 超越论 65-88 第一节 业力本体论 ...

    郭征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53861765.html
  • 巴蜀的道教与佛教

    任巴郡江州(今重庆)令,受到巴蜀“仙道”、“鬼巫”一类宗教习俗的深刻影响。后来,张陵弃官入洛,又辗转入蜀,在西蜀鹤鸣山(今大邑县境内)学道,于汉安元年( 142年)在这里创立“天师正一盟威”之道,一般都简称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65362345.html